锂离子电池一般都带有管理芯片和充电控制芯片。其中管理芯片中有一系列的寄存器,存有容量、温度、 ID 、充电状态、放电次数等数值。
不适合的温度,将引发锂离子电池内部其他化学反应生成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化合物,所以在不少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之间设有保护性的温控隔膜或电解质添加剂。在电池升温到一定的情况下,复合膜膜孔闭合或电解质变性,电池内阻增大直到断路,电池不再升温,确保电池充电温度正常。
锂离子电池较片可看成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活性物质颗粒,嵌入或脱出锂离子,正极颗粒提供锂源,负极颗粒接受锂离子;(2)导电剂和黏结剂相互混合的组成相(碳胶相),粘结剂连结活物质颗粒,涂层与集流体,导电剂导通电子;(3)孔隙,填满电解液,这是较片中锂离子传输的通道。
如何做好锂电池的售后服务
1、电池进水不予保修。做为锂电池产品厂家都会上明确标识—进水电池不予保修。但是往往在消费者、车行和部分整车企业会很难理解,为什么一块几百块钱的电池就这样报废了。电动车锂电池都是由几十颗甚至更多的单体电芯组成,保证电池组的品质和使用寿命就会对单体电芯之间的内阻、电压和容量的一致性有较高的要求,电池进水后如果只是保护板出现问题还可更换,但如果电芯出现氧化甚至失效的情况将很难匹配同样内阻、电压和容量的电芯。不加匹配的更换电芯在徒增售后成本的情况下也无法保证电池组的使用安全和性能。
2、电池换新存在争议。一般换新的原则是自电动车售出日起开始计算售后日期,在换新期内如果电池的容量衰减到了标称容量的80%以下给予更换新的电池,否则电池出现故障只能予以保修,维修后的电池保证容量不低于80%,而不是被错误理解的换新期内无条件换新。
3、锂电池售后时间太长。由于各锂电池厂家在市场上还没有健全的锂电池售后服务网点,锂电池销售门店对锂电池的维护了解不足加上检测设备的缺失,所以目前锂电池的售后维修普遍是消费者找到整车销售门店、整车销售门店退回整车厂、整车厂再发回电池生产企业做维修。环节多、周期长,消费者和电池生产厂家间的沟通渠道不畅是目前制约锂电车发展的瓶颈。